□ 本报记者 魏 桥
中国商务新闻网 自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年9月份正式挂牌以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走过十载春秋。十年来,全国范围内已累计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涉及51个城市和海南岛全岛,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高水平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8月4日,第三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论坛主题为“新起点新格局新提升”。与会嘉宾围绕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进行交流探讨,为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发展凝聚共识,建言献策。会上还发布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
改革开放高水平平台作用凸显
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深入开展改革先行先试,推出了一系列首创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推进了一系列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变革。
“推动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率先实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证照分离’改革,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设了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等;持续引领对外开放——从推出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到经过7次缩减,对外资的特别限制措施由最初的190条压减到27条,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投资自由化水平不断提升……”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副司长马成芳在论坛上细数了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取得的成就。
马成芳说:“截至目前,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了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带动全国范围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改革红利、开放红利充分释放,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近1300亿元,同比增长8.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1.2%。21家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实现3.7万亿元,同比增长8.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
“自贸试验区发挥了改革开放高水平平台的作用。”马成芳说道,整体看,自贸试验区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18.6%的进出口总额。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顾学明亦表示,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大胆闯、大胆试,在推动高水平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间,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2022年以来,各自贸试验区瞄准新要求、坚持高标准,在投资、贸易、金融、全过程监管等领域深化改革探索。围绕产业开放发展、要素资源等领域,破解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继续推进协同创新,形成了丰富的制度创新成果,持续推动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在解读《报告》内容时说道,经汇总,编写组共搜集创新成果537项,其中投资领域107项,贸易领域131项,金融领域54项,全过程监管70项,产业开放发展62项,要素资源94项,跨自贸试验区合作19项。
崔卫杰进一步说道,537项制度创新成果中,有120项在各个领域推动了新的发展。如投资领域中,有17项制度创新成果,分别在工程建设项目、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政务服务、涉税事项、国企改革和跨境合作方面取得新突破;贸易领域中,有32项制度创新成果分别在通关监管、运输流程、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与贸易相关的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金融领域中,有10项制度创新成果分别在融资模式、跨境结算、金融纠纷解决、海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马成芳表示,商务部将重点在“三个提升”上发力:一是提升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水平。将支持自贸试验区立足先行先试优势,继续加强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标,促进国内外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衔接和融合。聚焦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环境环保等重点领域,率先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为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破冰、破题。
二是提升市场准入水平。推动自贸试验区发挥好开放创新优势,重点在利用外资和服务贸易领域加大压力测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力度。将推动出台实施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三是提升改革系统集成、协同创新水平。将加强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行业统筹协调,增强改革试点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出更多引领性、集成性改革举措。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制度创新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顾学明看来,当前,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的国际形势更为严峻,国内改革任务更为艰巨。“这些都要求自贸试验区充分总结十年来的建设经验,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更好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进而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在顾学明看来,下一步要以“三个提升”为主线,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在此过程中,还要从三方面着力:一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自贸试验区要围绕重点产业、优势领域开展全链条开放和制度创新,凝聚全产业链开放发展合力,加快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要加强自贸试验区之间的产业协作,推动东部转移产业更多流向中西部地区,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
二是将推动制度型开放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自贸试验区要紧盯自身战略定位,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凝聚推动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强大合力。
三是着力提升开放监管能力和水平。自贸试验区应始终具有前瞻视野,持续探索构建安全防控机制,及时识别和防控风险点,确保各类风险“管得住”,更好适应自贸试验区建设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