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决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记者注意到,此次全面降准,是继今年4月之后第二次0.25个百分点幅度的降准,并低于过往0.5个百分点的降幅。考虑到12月尚有5000亿元MLF(中期借款便利)到期,央行如何操作或影响年底长期资金实际净投放,可见后续变化仍需进一步跟踪。
为回稳经济增强信心
不难看出,本次降准与近期政策面释放的信号保持了一致。就在央行发布公告之前,11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会指出,各地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为扭转二季度前期经济下滑态势、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第四季度经济态势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较好结果。
会上提出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对于本次小幅降准,央行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其目的有三: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年资金成本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外界普遍分析认为,本次降准的主要原因是,10月经济恢复有所放缓,年底收关在即,稳固第四季度经济向好态势需要政策加力,提振回稳经济的信心。此外,也综合考虑了宏观经济形势,一方面国内CPI涨幅回落、PPI同比增速由正转负,另一方面美国前置式激进加息或已进入尾声,美联储后续加息大概率将放缓,这些都为降准提供了空间。同时,从国际环境来看,地缘冲突仍在延续,大宗商品价格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在外部局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今年我国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维持偏松操作,将有利于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保持市场流动性相对宽裕。
外贸受益尚需政策传导
本次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一方面显示出央行审慎决策和珍惜政策空间,毕竟国内降准空间日益收窄。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经济面临环境复杂多变,政策需要平衡多个目标。与此同时,资金到位只是形成实物工作量的第一步,开工才能实现重大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就外贸而言,降准后,贸易量大、资金占用多的外贸企业受益将更为明显。对于出口型企业,此次降准,理论上传递出了利好信号,即有可能解决资金难题,信贷支持力度将加大。
“在实际金融业务中,虽然央行降准,但银行机构出于风控考虑,对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需求仍然慎重,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门槛仍存。这使得多数外贸企业很难解渴。因此外贸企业融资难题解决,还有待其他举措加码配合。”国内某银行研究机构分析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不过,从进口角度来看,国内货币流动性的释放对于企业增加采购量和满足个人消费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拉动国内需求。此外,境内融资成本的降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外贸企业从美元融资转向境内人民币融资。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未来国内物价面临着结构性与输入性并存的通胀压力,可能出现阶段性涨幅的现象,但演变为全面通胀的可能性很低。特别是中国国内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且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问题,粮食、猪肉和能源(尤其是煤炭)等影响居民生活和物价水平的关键性商品的保供稳价政策效果较好,有利于物价涨幅在中长期内运行在合理可控区间。
此外,对于外贸企业关注的汇率问题,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称,央行降准对人民币汇率是利好消息,主要是降准并未改变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且可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积极加快回稳向上,基本面稳定对汇率构成强有力支撑。降准稳定市场流动性预期,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情绪。
有专家表示,外贸企业最终能否受益与政策的传导有着密切联系。对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相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畅通融资渠道,采取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等措施,让更多企业能够真正享受到政策利好,轻装上阵推动自身更好发展。
责任编辑:葛岩